“内罗毕塑料污染条约国际谈判:分歧持续存在,但希望依然存在”

内罗毕塑料污染条约谈判的图片

上周日,结束塑料污染条约的谈判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结束。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 175 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试图找到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然而,尽管对这些谈判寄予厚望,但进展甚微。直到最后一刻,代表们仍面临诸多分歧,讨论气氛十分紧张。此前已经公布了一份条约草案,提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后来又增加了 500 项新提案,这使得临时文本变得更加复杂,从大约 30 页增加到了 100 多页。

各国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塑料产量的减少。绝大多数国家希望积极减少产量,而少数国家(主要由沙特阿拉伯等石油生产国组成)则赞成管理塑料废物而不是限制其产量。这一立场遭到了环保人士的严厉批评,他们认为仅靠废物管理不足以解决塑料污染危机。

事实上,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 2060 年,世界塑料的年产量可能会增加两倍。目前,所生产的塑料只有 9% 被回收,这凸显了寻找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紧迫性。

尽管谈判期间遇到了困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点。一些国家,特别是非洲和太平洋岛国,采取了雄心勃勃的立场,支持制定更具约束力的条约。然而,与捍卫其经济利益并倾向于自愿而非限制性做法的国家相比,它们仍然是少数。

显然,这些谈判并未达成最终协议,但重要的是要对未来取得进展保持乐观。尽管存在分歧和复杂的讨论,但必须牢记形势的紧迫性,并继续共同努力寻找有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来结束塑料污染。

在内罗毕举行的这些谈判的图像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以及面对这一重大环境危机,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认识、教育和采取行动。所有利益相关者,无论是政府、经济还是公民,都必须积极参与对抗塑料污染的斗争,以便为子孙后代保护我们的星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