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底采矿勘探:经济机会还是环境破坏?”

斯堪的纳维亚王国最近做出了一项有争议的决定,授权在其海底进行采矿勘探。这一决定引起了实业家的注意,他们认为这是收获隐藏在3000米深处的稀有贵金属的机会。然而,这种勘探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后果。

挪威在五十多年前发现了第一批石油矿藏,现在将自己定位为水下矿物工业开采的先驱。挪威议会最近授权对扬马延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28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勘探。据信该地区拥有 12 个硫化物矿场和 27 个锰结壳矿床,价值数十亿欧元。据估计,该地区蕴藏着数百万吨的稀土、铜、锂、钨、镁、钴和锰。

面对这种潜力,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开发能够深度收集这些矿石的技术。自主机器人和水下无人机特别用于执行这些操作。例如,Seabed Solutions 公司投资了数百万欧元购买了一台能够在 4000 米深处开采矿石的水下挖掘机。

然而,这场矿物竞赛对环境并非没有影响。环保组织担心这些水下建筑工地可能对北极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损害。矿物开采过程中机器产生的沉积物羽流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并对海底产生化学作用。

在此背景下,挪威环境保护协会主任鲁本·奥德卡尔夫正在领导一场禁止水雷的激烈斗争。它强调了这些活动对自然栖息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危险。

随着矿产需求的不断增长,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需要严格的监管和深入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确保这种采矿勘探不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总之,挪威海底采矿勘探的授权既引起了实业家的热情,也引起了环保人士的关注。必须考虑这些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水下矿物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