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不平等现象缩小: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显示取得重大进展

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自 2000 年代以来,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的工资不平等现象显着下降,尽管不平等程度仍然很高。尽管取得了进展,但薪酬不平等仍然是全球紧迫的问题,影响着家庭并加剧了生活成本危机。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各国加强工资制定机制,促进平等并缩小工资差距,特别是性别之间的差距。
国际劳工组织(ILO)本周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21世纪的前2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的工资不平等现象显着下降。

该报告强调,全球工资不平等现象自 2000 年以来以每年 0.5% 至 1.7% 的速度下降。低收入国家的下降幅度最大,每年下降 3.2% 至 9.6%。

然而,这些国家也是工资不平等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近 22% 的工资工人被归为低工资工人。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吉尔伯特·洪博强调,如果本报告中观察到的趋势得到证实,这将代表21世纪初以来的独特情况。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工资不平等仍然是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个紧迫问题。

重要的是要记住,许多工人仍然处于工资水平的底部,这对继续经历生活成本危机的家庭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全球范围内,收入最低的 10% 工人仅获得全球工资的 0.5%,而收入最高的 10% 工人则占据了近 38%。

此外,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工资差距和不平等仍然令人无法接受,特别是在妇女工资方面。

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各国通过集体谈判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工资制定机制,促进平等并缩小性别和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

还必须使非正规经济正规化,以加强收入保障,并依靠可靠的数据来指导明智的政策决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