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国政府拒绝在提交国际刑事法院的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中执行逮捕令,国际法的适用和可信度目前受到质疑。
在过去的 18 个月里,位于海牙的法院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前国防部长约夫·加兰特和哈马斯一名高级官员发出了逮捕令。
内塔尼亚胡是第一位被法院指控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西方盟国领导人。以色列提起上诉,要求法院暂停逮捕令。在此期间,一些国家选择不执行这些任务,而另一些国家则公开拒绝执行这些任务。
法国的反应可能对法院造成的损害最大。巴黎强烈支持针对普京的授权,并在针对内塔尼亚胡的授权发布后重申其“支持国际正义的长期承诺”。但几天后,法国外交部改变立场,暗示由于以色列不是法院成员,因此其总理可以免受逮捕。
批评人士称,这些回应暗示了两套规则:一套适用于西方的传统盟友,另一套适用于西方的敌人。
《法学家新闻》主编詹姆斯·约瑟夫表示,国际刑事法院成立条约要求 124 个签署国逮捕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
他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各州是否会履行这一义务似乎越来越不确定。” “如果国家不致力于保障所有相关行为者的权利,就无法在国际刑事司法方面取得成功。”
内塔尼亚胡案只是对法院权威的最新打击。 9月,普京访问了蒙古,但没有面临任何后果。尽管蒙古是《罗马规约》(该条约于 2002 年设立该法院的条约)的签署国,但该国张开双臂欢迎俄罗斯领导人。
普京自 2023 年 3 月因涉嫌参与非法驱逐乌克兰儿童的战争罪而对其发出逮捕令以来,首次访问蒙古。
缺乏共识
针对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的逮捕令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同反应,突显出在如何回应针对盟友的高调指控方面缺乏共识。
欧盟前外交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尔表示,这些措施具有“约束力”,必须得到执行。爱尔兰、加拿大和荷兰同意。德国一再拖延,称其“对以色列有着独特的关系和重大责任”,只有在内塔尼亚胡访问德国可行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采取额外措施。
与此同时,法院成员国阿根廷和匈牙利均明确表示欢迎内塔尼亚胡访问各自国家。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称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愤世嫉俗、厚颜无耻且完全不可接受”,并保证内塔尼亚胡来到匈牙利后的自由和安全。
美国从未加入该法院,并与约 100 个国家达成协议,防止逮捕被该法院起诉的美国人,美国谴责针对以色列领导人的逮捕令。
拜登政府对针对以色列的授权的批评与对针对普京的授权的支持一样强烈。消息公布后,总统乔·拜登表示,这“以强有力的方式强调……他明显犯下了战争罪”。
针对法国最新立场,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法国打算继续与内塔尼亚胡总理和其他以色列当局密切合作,以实现中东所有人的和平与安全。”
法国的突然转变遭到人权组织的谴责。国际特赦组织表示,这构成了“严重问题”,并违反了政府作为国际刑事法院成员的义务。
通过改变立场,法国似乎躲在《罗马规约》第 98 条的庇护之下,该条规定,一国不得“以不符合国际法规定的有关个人豁免外交义务的方式行事”。
蒙古也提出了类似的论点——作为俄罗斯国家元首,普京享有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的绝对豁免权,除非俄罗斯放弃。
法院驳回了这一主张,称另一条条款取消了所有豁免权。一个法官小组向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大会报告了蒙古的情况,认为法院成员“必须逮捕和移交受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管辖的人员,无论其官员职位或国籍如何。该小组当时表示,任何其他解释“都将破坏《罗马规约》结束威胁全球和平与安全者有罪不罚现象的目标。”
法院发言人法迪·阿卜杜拉表示,尽管面临政治领域的挑战,法院仍将继续履行确保所有人的责任和正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