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经济世界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202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备受关注。在由智库大西洋理事会主办的这次活动中,她强调了央行密切关注数据并考虑降息决定的关键因素。
据格奥尔基耶娃提出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为2.3%,低于18个月前的9.5%。这种下降趋势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为可能的降息铺平道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做出决定,尽管这些决定的速度和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全球经济预计具有弹性的背景下,总裁强调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要性。她敦促政策制定者抵制必要时仓促降息的呼吁。过早的宽松政策可能导致进一步的通胀问题,进而需要新一轮的货币紧缩。另一方面,过度拖延这些调整可能会损害经济活动。
尽管美国和一些新兴国家展现出一些积极信号,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供应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但格奥尔基耶娃仍强调全球范围内仍存在挑战。她指出,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分裂风险,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需要保持警惕。
格奥尔基耶娃还提到,全球经济增长虽受到美国等国和许多新兴市场的强劲经济活动轻微提振,但仍低于历史正常水平。COVID-19大流行带来的经济混乱已导致全球产出损失达到3.3万亿美元,对最弱势国家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虽然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在生产率增长的推动下经历了强劲反弹,但其他地区如欧元区受到了食品价格上涨、能源价格攀升和生产率增长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复苏步伐逐渐放缓。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展示出更强的韧性,而低收入国家则首当其冲地受到这些经济冲击。
总体而言,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的分析突显了全球经济舞台上出现的挑战和机遇,强调需增强警惕并明智地管理货币政策。在各种经济和地缘政治变量相互交织的不确定时期,决策者必须谨慎行事并具有远见,以确保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