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价格上涨:市场上长期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周,大米市场价格上涨,结束了对许多参与者有利的下跌时期。不幸的是,这种平静只是短暂的,这表明那些希望价格稳定的人将会遇到困难。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价格实惠的白米。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上个月只采购了所需数量的一半。而且在下次招标期间不太可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印度大米仍然是受短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尽管新德里放宽出口限制已经一年了,但情况并没有真正发生重大变化。救助措施仍然有限,并须经政府授权,这表明了其政治性质。此外,该国最近延长了对蒸谷米征收 20% 的税,预计将于 2023 年 10 月结束。
面对这种情况,能够补偿印度报价的国家寥寥无几。一位行业专家表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泰国和巴基斯坦都已经达到了出口限额。这种强劲的亚洲需求也导致了越南大米价格超过泰国大米的前所未有的局面。
因此,进口商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微妙的境地,他们只能动用已经有限的库存,只购买最低限度的产品。然而,随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的需求不断增长,估计市场上大米仍短缺约500万吨。
然而,西非仍有一线希望,收割工作已经开始,当地大米的市场供应应该会逐渐改善。 N’Kalo农业公报称,生产前景乐观,同时强调非洲大陆仍有40%依赖进口,因此仍然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总之,大米价格上涨是市场上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未来几个月局势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但显然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潜在的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