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遗产与镇压:纪录片‘恐惧法则’揭示了喀麦隆持续存在的恐同现象”

喀麦隆的恐同症:持久的殖民遗产

同性恋在许多国家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喀麦隆也不例外。事实上,在这个中非国家,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应受法律惩罚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判处六年监禁。这种对同性恋的定罪源于喀麦隆的殖民传统,并由一个很大程度上仇视同性恋的社会维持。

喀麦隆导演阿波兰·西韦在他的纪录片《恐惧法则》中强调了这一现实,并谴责同性恋者在其原籍国遭受的镇压和暴力。通过无数令人心酸的证词,他描绘了喀麦隆社会的一幅令人震惊的肖像,并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

非洲的恐同症通常被视为欧洲定居者带来的一种现象。事实上,在殖民之前,许多非洲文化对同性恋关系有一定的容忍度。然而,随着欧洲人和基督教的到来,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同性恋受到了污名和谴责。

如今,这种殖民遗产仍然存在,并加剧了喀麦隆盛行的同性恋恐惧症。受西方教义影响的政治和宗教领袖继续谴责同性恋并宣扬针对 LGBT+ 人群的仇恨言论。这造成了恐惧和暴力的气氛,同性恋者受到迫害和边缘化。

Siewe 的纪录片通过向恐同袭击的幸存者、人权活动家、教授和科学家表达自己的观点来强调这一现实。它旨在提高喀麦隆和国际公众对 LGBT+ 人群所遭受苦难的认识,并鼓励对话和质疑偏见。

必须强调的是,喀麦隆反对同性恋恐惧症的斗争是一场复杂而艰难的斗争。积极参与捍卫 LGBT+ 权利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常常成为当局和极端主义团体的攻击目标。但尽管存在风险,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结束歧视和建立人人平等。

总之,纪录片《恐惧法则》强调了喀麦隆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恐同症,以及同性恋者目前遭受的镇压和暴力。导演阿波兰·西韦(Appolain Siewe)通过为受害者和人权捍卫者发声,试图在一个仍然深受污名和歧视影响的社会中引发反思并鼓励变革。。重要的是支持和扩大这些为所有人争取平等和尊严的声音,无论性取向如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