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厄尔尼诺天气现象的表现凸显了对全球气候的破坏性后果,加剧了当前的气候危机。这次厄尔尼诺现象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五次厄尔尼诺现象之一,对全球范围内的天气模式造成了重大破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南部非洲,极端干旱导致数百万人陷入饥荒,影响到该地区 70% 的人口以农业为生。与此同时,在肯尼亚、索马里、布隆迪和坦桑尼亚,暴雨和山洪影响了近 85 万人,农作物被毁,牲畜大量死亡,整个社区流离失所。
阿富汗经历了干燥的冬季后,一直面临着异常高降雨量造成的大规模洪水。三月份开始的洪水因高温融化河流积雪而加剧,摧毁了整个村庄。超过 80,000 人受到影响,其中 180 人死亡。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计划署)迅速做出反应,提供强化饼干、营养补充剂、口粮和现金援助。
阿富汗当地居民拉什明分享了她心碎的经历:
“洪水来临时,邻居们尖叫起来。我们都出去了,洪水摧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什么都没有了。人们说洪水还会再来,我们都睡在外面或亲戚家。”
在南部非洲,马拉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因干旱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影响了近500万需要援助的人。
世界粮食计划署气候与复原力司司长 Gernot Laganda 强调了形势的紧迫性:
“在导致饥饿的三大因素——冲突、经济冲击和极端气候中,气候因素是最可预测的。我们拥有必要的工具来预测这些毁灭性事件并在他们需要之前拯救生命。在脆弱的环境中,人们普遍无法获得这些服务。”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暴雨导致河流和湖泊泛滥,摧毁城镇和农田,切断贸易路线,导致粮食短缺和日益严重的饥荒。超过一百万人受到影响,粮食计划署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提供粮食援助。
厄尔尼诺现象与更广泛的气候危机相结合,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加剧了冲突、粮食价格上涨和其他冲击造成的脆弱性。尽管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在 2024 年中期过渡到中性状态,但其影响将持续存在,随后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气候周期的冷却阶段)。
粮食计划署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紧急援助,并与各国政府合作,加强社会保障系统和学校供餐计划。在马拉维,粮食计划署的目标是通过实物援助和现金转移支持 210 万人,这凸显了解决区域谷物赤字问题的迫切需要。
事实证明,粮食计划署的主动措施(例如预先行动计划和预警系统)至关重要。例如,在索马里,粮食计划署在严重洪灾发生前向超过 20 万人提供了现金援助和警告。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近 28 万人获得了非洲风险能力 (ARC) 940 万美元赔偿的帮助。
有效防御厄尔尼诺现象和气候相关灾害需要综合复原力计划,将早期预警系统、金融安全网和基于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例如土地再生和重新造林)结合起来。这些措施帮助社区做好准备并减轻气候冲击的影响,而不是仅仅依赖应急响应。